一、为啥顶尖人才偏选英伟达?
从数据上看,这俩专家可都不是一般人。
朱邦华,清华本科,伯克利博士;
焦剑涛,清华特奖得主,斯坦福博士。
俩人还一起创过业,搞出的AI模型能跟GPT - 4硬刚。
就这么俩狠人,怎么就被英伟达挖走了?
说人话就是,英伟达给的条件很诱人。
人家那啥都有:最前沿的项目、花不完的科研经费、一堆顶尖华人同事。
你想想,跟一群清华校友在硅谷搞AI,既能赚高薪,又能搞顶尖研究,换谁谁不心动?
不过?也有人说,国内就没好地方了?
华为、百度这些大厂也在猛搞AI。
可相比之下,英伟达在AI芯片、算力这块确实是龙头,人家手里有硬货,能给研究人员提供更直接的技术支持。
比如打仗,人家手里拿的是冲锋枪,我们可能还在扛步枪,你说人才怎么选?
二、中国AI真留不住人才吗?
有人一看见这新闻就着急,说清华又给外国培养人才了。
但实际上,我们先别急着骂。
你看看这些年中国AI的发展可不是吃素的。
先说华为,人家搞出的昇腾芯片,在国内算力市场占比越来越高。
还有百度的文心一言,在国际上也拿得出手。
更别说国内一堆AI初创公司,烧钱搞研发的劲头一点不输老外。
你看深圳的鹏城实验室,给的待遇、科研环境叫一个好。
还有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,给钱给房给项目,生怕人才跑了。
就说去年,图灵奖得主陈婧不就回国全职任教了嘛。
所以,人才流动这事,其实是双向的。
有出去的,也有回来的。
我们不能只盯着走的那几个,还得看看回来的有多少。
三、人才流动是坏事吗?
有人觉得,顶尖人才去老外公司,就是给对手送温暖,这可很痛心了。
但话说回来,人才流动真的全是坏事吗?
你想,这些人去了英伟达,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,等他们哪天想回来了,带回来的可不只是技术,还有国际视野。
就跟当年钱学森他们一样,出去学本事,回来建设国家。
你看英伟达挖人这么狠,国内公司就得想办法提高待遇、改善科研环境,不然怎么留人?
这其实是好事,能让我们的AI产业更有竞争力。
此外,从另一个角度看,中国能培养出这么顶尖的人才,本身就说明我们的教育体系是有实力的。
要是哪天我们连这样的人才都培养不出来了才是真的麻烦。
四、中国AI靠啥留住人?
说了这么多,关键问题来了:中国到底靠啥留住顶尖人才?
科研这事,没资金支持根本玩不转。
你看英伟达每年投入多少研发经费,我们的企业也得跟上,不能光想着赚钱,得舍得在技术上花钱。
光有钱不行,还得有好的项目让人才施展拳脚。
像华为的2012实验室,腾讯的AI实验室,这些平台能让人才接触到世界级的项目,这才有吸引力。
国内科研圈的一些毛病,比如论资排辈、重论文轻应用,得改改了。
让年轻人才有机会挑大梁,让科研成果能真正落地,而不是停留在 paper 上。
最后,得有信心。
我们得相信,随着中国AI产业的发展,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回来。
就像当年互联网刚起来的时候,很多人也往外跑,现在不都回来了嘛。
最后总结
看到两位清华学霸加入英伟达,心里确实不是滋味。
但我们也别只盯着这点事唉声叹气。
中国AI的发展速度摆在那,人才流失只是暂时的。
你看现在国内AI企业遍地开花,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,科研环境也在不断改善。
只要我们自己争气,把技术搞上去,把环境建好,还怕人才不回来?
相信国家,相信我们的科技企业。
总,我们会从“人才流失”变成“人才虹吸”,让全世界的顶尖人才都想到中国来搞研究。
到那时候,我们再回头看今天的事,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。
声明:文中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,文章仅一家之言,个人粗浅思考,仅供交流,并无不良导向。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