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产品展示

债券承销不再 “拼低价”:700 元做一单的日子要结束了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07:00 点击次数:106

你敢信吗?帮银行发一笔几百亿的债券,承销商最后只拿到 700 块服务费。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事,最近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债券市场里。不过现在,这种 “赔本赚吆喝” 的疯狂局面,要被监管层出手叫停了。

一顿饭钱就能发债券?低价竞争太离谱

债券承销这行当,本来是帮企业、银行发债融资,赚点服务费的正经生意。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各家机构开始拼起了 “低价”。就拿广发银行最近发的一笔 350 亿债券来说,6 家承销商抢着接活,最后总服务费才 6 万多,平均下来一家才 1 万出头。其中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更夸张,只收了 700 块。

700 块能干啥?可能还不够团队跑一趟客户的差旅费,更别说前期做方案、中期对接投资者、后期走流程这些正经活儿了。有业内人吐槽:“这哪是做生意,分明是为了冲规模硬撑。”

其实这种怪事早有苗头。2022 年广发银行发债时,就有机构只收 0.0046‱的费率,相当于发 100 亿债券才赚 460 块;江西银行 2020 年发债,4 家机构平分 1.5 万,每家到手 3750 块,还不够给团队买杯奶茶的。

为啥会这样?说白了还是为了 “排面”。很多发行人挑承销商时,就看谁的业务规模大、排名高。于是承销商们就想出了 “低价换规模” 的招,尤其是遇到银行、央企这些 “优质客户”,哪怕不赚钱也要抢,就为了在行业排名里往前挪挪位置。

监管出手 “划红线”,多管齐下治乱象

眼看市场越来越离谱,监管层终于出手了。7 月底,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新出了个《通知》,给债券承销立下了不少新规矩,核心就一条:不准再这么 “卷” 下去了。

最关键的是给 “低价竞争” 画了红线。新规明确要求,承销商报价得算算自己的成本,不能低于成本价抢生意;发行人也不能瞎指挥,逼着承销商报低价。以后再想靠 700 块接活儿,门儿都没有了。

还有个挺实在的变化是 “限制承销商数量”。以前发债恨不得找一堆承销商,人多了反而乱。现在按规模定规矩:20 亿到 50 亿的债券,最多找 3 家承销商;50 亿以上的,最多 4 家。人少了,责任清了,也就不用靠低价抢饭吃了。

对普通投资者来说,新规也有好处。以前有些债券定价很随意,想定多少定多少。现在要求必须参考同类债券的市场价,不能瞎报利率。而且承销商要是没卖完剩下的债券,也不能自己随便低价买,得按市场公允价来,避免坑了投资者。

更让人放心的是,现在能直接举报违规行为了。不管是承销商报低价,还是发行人乱指挥,都能向交易商协会反映,查实了就记到诚信档案里,让大家都能看到。这下谁再敢乱来,就得掂量掂量后果了。

告别 “价格战”,债券市场要回归正经生意

其实这轮整治早有迹象。7 月中旬,监管就因为广发银行那笔 350 亿债券的低价承销,查了 6 家承销商,后来连发行人广发银行也被纳入调查,就是想搞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推动低价。

业内人都说,这波操作是给市场 “降温”。以前房地产、城投公司发债多,这些项目费率高,承销商有得赚;现在这些行业调整,优质项目少了,大家就扎堆抢银行、央企的业务,才把价格压得这么低。

但做生意终究不能只拼价格。以后承销商得靠真本事吃饭了:比如能不能帮发行人找到最合适的投资者,能不能给个公道的定价,服务是不是规范合规。对发行人来说,也不能只看谁报价低,得想想哪家能把活儿干得漂亮,别最后因为贪小便宜出了岔子。

8 月 11 日,新规矩就正式生效了。接下来还会有更细的规则出来,专门管承销报价。可以肯定的是,债券承销市场那种 “700 块接活儿” 的荒唐事,以后会越来越少。毕竟,任何行业要想长久发展,还得靠合理的利润、专业的服务,而不是拼谁能亏得更狠。

电话咨询
微信咨询
微信:
意昂体育
返回顶部